行业深度·隐身材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mq–9无人机 价格 行业深度·隐身材料

行业深度·隐身材料

#行业深度·隐身材料|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隐身材料市场分类:涂层+结构,雷达+红外,高温+常温1.1 市场化分类:涂层+结构,雷达+红外,高温+常温将隐身材料按照当前市场上主流企业的业务区别进行分类可分为涂层隐身材料和结构隐身材料,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耐高温隐身材料和常温隐身材料,本章将依据该分类进一步将技术进行汇总讲解。1.2 隐身涂层材料:耐高温红外隐身+常温雷达隐身1.2.1 分类隐身涂层材料根据使用温度范围的不同通常分为常温隐身涂层和耐高温(中/高温)隐身涂层,根据主要隐身需求可分为红外隐身涂层和雷达隐身涂层。由于高温下红外辐射强烈,因此高温部位红外隐身需求最大;常温下红外辐射较弱,但由于常温部件往往占据整个装备大部分面积,因此雷达信号反射强烈,雷达隐身需求最大。故产生了以华秦科技为代表的耐高温红外隐身涂层和以佳驰科技为代表的常温雷达隐身涂层。1.2.2 组成隐身涂层一般由功能填料和粘结剂组成。功能填料是保证涂层达到隐身性能的重要组成,选用不同的功能填料可以达到不同的隐身效果,比如雷达隐身涂层通常选用能够损耗雷达波的吸收剂作为功能填料,而红外隐身涂层则主要选择低发射率材料作为功能填料制备低发射率涂层,或者是选用相变控温填料来制备控温红外隐身涂层。要达到多频谱兼容隐身效果,则需要选择兼容对应频段隐身性能的功能填料。粘结剂是涂层的基体材料, 其作用是使得涂层与基材达到良好的结合力。树脂基粘结剂经常用于常温或低于200℃的中温应用环境,由于树脂耐受温度的限制,在高温应用环境下通常选用陶瓷材料作为隐身涂层的粘结剂。1.2.3 制备方法涂层隐身材料产业化应用较多的为物理涂覆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和热喷涂法,其中常温领域下物理涂覆法一般即可满足要求,而在高温领域下往往需要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和热喷涂法,制备方法一般不存在明显壁垒,主要是成本和适用性的考量,同时不同的制备方法往往对原材料也有不同的要求,如物理涂覆法和热喷涂法适用于粉体,物理气相沉积法适用于靶材。1.2.4 生产销售模式以华秦科技为例,对于隐身涂层材料,客户将相关零部件发运至公司后,公司运用定制化开发的生产设备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将特种功能材料直接制备并涂覆在客户零部件表面,从而在客户零部件表面形成特种功能材料涂层,提升客户零部件的隐身能力或防护能力,在此过程中即完成了公司产品的生产。1.3 结构隐身材料:耐高温(陶瓷基)+中常温(树脂基)1.3.1 分类结构隐身材料是一种多功能复合材料,具备复合材料质轻、高强的优点,既能承载作结构件,又具有较好的隐身性能,目前国内外研究最多的是结构雷达隐身材料。根据结构隐身材料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树脂基结构隐身材料和陶瓷基结构隐身材料,其中树脂基结构雷达隐身材料的研究比较成熟,在中常温领域应用广泛,以佳驰科技为代表,而陶瓷基结构隐身材料较为少见,主要用于高温领域,以华秦科技为代表。1.3.2 组成传统的隐身结构件是在先进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将吸收剂分散在特种复合材料中,但由于单一的吸收剂散布型吸波材料吸收频带较窄,当前应用较少。为了有效的拓宽吸收频带,目前主流的雷达隐身复合材料从结构上可分为层板型、夹芯型,其主要构成材料包括雷达吸波剂、树脂基体(环氧树脂、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等)、纤维增强体(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夹芯材料(泡沫结构、蜂窝结构)和新型人工结构材料等。吸收剂散布型是由热固性树脂作为基体,吸收剂作为功能填料,纤维作为增强体,常用的吸收剂主要是高电导率的碳纳米吸收剂(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碳纳米线等),一方面是由于碳纳米吸收剂具有高电导率、低密度的优点,雷达吸波性能较好;另外一方面是由于纳米吸收剂填充到复合材料中可以起到增强作用,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层板结构雷达隐身材料是可承载的宽频吸波复合材料,最常见的是双层和三层板型复合材料。两层板型结构吸波材料通常是由低损耗层(面层)和高损耗层(底层)构成。三层板型结构吸波材料,通常是由透波层(面层)、损耗层(中间层)和反射层(底层)三个不同结构层次组成。面层通常采用低介电常数的高强度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增强树脂基体系制备,中间层通常选用高损耗电介质或磁介质材料,反射层一般选用金属基底或呈反射特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吸波材料具有刚度和强度高、重量较轻、导热系数较低等优点,该类材料是由两层蒙皮和一层中间芯层构成,表面蒙皮采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波性,为阻抗层。夹芯层为吸波层,夹芯结构设计成各种结构或者填充纤维状、泡沫状、絮状、球状等各种吸波材料,以实现雷达隐身性能。而由于树脂天然的不耐高温,因为在中温领域下往往会采用改性的树脂来增强其耐温性,但在高温领域只能适用陶瓷基体如碳化硅替换树脂基体。1.3.3 制备方法由于结构隐身材料主要应用场景均为雷达吸波材料,因此技术路线较少,但相比涂层隐身材料,结构隐身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存在一定壁垒的。1.3.4 生产销售模式以华秦科技为例,对于隐身结构材料,一般由客户提供设计图纸、技术指标等要求,公司直接进行零部件生产并交付客户。1.4 隐身超材料:可实现频率选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1.4.1 简介超材料是一种特种复合材料或结构,通过对周期单元的结构、尺寸和排布进行有序结构设计,使其获得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在电学、磁学和光学等方面具备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目前研究较多的超材料有光子晶体、电超材料、磁超材料和左手材料等。从原材料和宏观结构上看,超材料和结构隐身材料区别并不大,且主要应用于常温领域,超材料与结构隐身材料的区别在于材料设计的方法论。超材料着眼于材料基本功能基元的人工设计与构筑,结构隐身材料着眼于通过多组分材料在不同层次上混合、协同、耦合等获得新的性能,即结构隐身材料为天然材料,通过搭配组成不同材料兼容各种频率,而超材料为人工材料,通过微结构的改变兼容不同频率。因此超材料的技术壁垒并非材料配方,而是不同微结构对应频率的数据库。超材料技术是当前国际上应用于现代高端装备领域最热门的新兴技术之一。美国国防部把超材料列为“六大颠覆性基础研究领域”之一,美国军方确立超材料技术率先应用于最先进的军事装备;日本和俄罗斯将超材料技术列为下一代隐身装备的核心关键技术。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地缘政治局势日益紧张,加速超材料在国防装备上的应用,对于推动我国国防高端装备跨代转型,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超材料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的电磁防护领域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推动超材料技术在该等领域的应用亦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4.2 制备方法由于超材料分类众多,且技术区别较大,因此当前制备方法较多,部分方法仅适用于实验室制备。1.4.3 生产销售模式超材料的生产销售模式和结构隐身材料相似,均为生产后直接交付下游主机厂等客户,超材料类似结构隐身材料的吸波剂,往往生产后再和复合材料进行组合,合格后交付。二、竞争格局:产业壁垒较高,关注技术革新和民用拓展2.1 国内竞争格局:市场尚处早期阶段,主要玩家分占细分领域由于对技术、原料及军品资质要求较高,国内隐身材料市场尚处于早期阶段。当前仅有华秦科技、佳驰科技和光启技术实现了批产放量,因此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新劲刚的隐身产品则尚处于验证阶段,未实现放量。其中华秦科技于22年上市,佳驰科技正在冲击上市,光启上市较早,17年开始整合超材料隐身业务。同时以华秦科技为例,公司于1996年便开始了隐身材料的相关研究,直到2016年才初步实现了产业化,2019年实现批产放量,可见该行业技术壁垒之高。若暂时不考虑较低端的伪装市场以及较小的声学隐身材料市场,该领域主要企业包括华秦科技、佳驰科技、光启技术,其他为新劲刚等公司。由于天然隐身材料的材料壁垒主要在于吸波剂或者填料的配方,这些配方往往需要多年的实验才可以确定,行业壁垒较高,而超材料方面技术原理则和天然材料完全相反,对于市场的潜在新厂商来说,需要前期巨大的研发投入和早期便进入相应的型号预研。2.2 国外竞争格局: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军民融合成效显著2.2.1 海外主要企业对比全球,我国当前的隐身技术已步入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海外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隐身技术起步较早、因此市场相对成熟,企业较多,代表企业如莱尔德(杜邦子公司)、Intermat defense、Hyper stealth technologies Pvt. Ltd、Micromag、MAST Technologies、MWT Materials及ARC技术(赫氏子公司)。其中莱尔德的产品主要应用于通讯设备和雷达隐身,产品广泛应用在F-22、F-35、“爱国者”导弹、“长弓”阿帕奇直升机等各类武器装备上;爱默生康明微波主要用于军标测试暗室和信息安全屏蔽室;ARC技术则应用于航天航空装备,如F-35、阵风战斗机、UH-60M黑鹰等。国外隐身市场的特点是产品标准化,往往一款隐身产品能适用于多个型号飞机,定制化程度相比国内较低,市场集中度不如中国,由于涉及国家较多,因此隐身材料的企业也遍布全球。具体到公司来看,业务军民融合较为普遍,民用商品往往能占到公司业务较大比重,以莱尔德为例,2017年其民品业务占比超过了60%。2.2.2 海外主要国家(1)美国美国隐身技术领先全球,主要采用隐身涂层材料及结构隐身复合材料,如B-2轰炸机、 F-117A战斗机、F-22 战斗机和F-35 战斗机。上述隐形飞机均采用隐身涂层材料和结构隐身材料相结合的方式。以 F-22 战斗机为例,在机翼前后缘和进气道等重点部位采用了将隐身涂层涂覆于吸波结构材料表面的方法,同时机体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结构,复合材料占整个结构质量的 26%;最终低频雷达信号则被吸波结构材料吸收,高频雷达信号被表面吸波涂层吸收,发动机的推力换向和反推力喷管以及发动机周围的构件可能采用了陶瓷基复合结构隐身材料。(2)俄罗斯俄罗斯由于苏联时期的积累主要采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在飞机或导弹上需要隐身的部位添加等离子体发生装置,通过等离子云团对电磁波产生吸收和绕射现象,从而达到隐身的目的。隐身涂层材料的隐身效果随波长的增加而降低,而等离子体隐身恰好相反,隐身效果随雷达波波长的增加而增加。如3M25“流星”高超音速战略巡航导弹采用等离子发生装置进行隐身,其等离子隐身系统是一种电子束发射装置,装在进气道附近,在遇到威胁时产生等离子,吸收雷达波,等离子的电力由导弹发动机供应。(3)其他国家众多发达国家也在隐身领域有独特的发展。法国和英国均研制出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隐身材料,已经成功应用于如 M88-2 发动机喷管外调节片和 F136 发动机涡轮叶片等各种发动机及发动机周围部件。同时,法国SEP 公司研制的 C/SiC 复合隐身材料已用在阵风战斗机和幻影 2000 战斗机的发动机上。而日本的三菱重工研制的空舰导弹 ASM-1 和地舰导弹 SSM-1 的弹翼等部位均采用了结构型吸波材料。三、产业链分析:上游靶材粉体重要性较高,下游应用潜力巨大3.1 产业链梳理:原料复用率高,上游企业进入门槛较高3.1.1 耐高温红外隐身涂层红外隐身的目的是降低或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从而实现目标的低可探测性。红外隐身涂层具有低发射率,高反射率,在红外线辐射频段有良好的隐身效果,是目前隐身涂料中最重要的品种。耐高温红外隐身涂层主要原材料涉及陶瓷粉末、金属粉末和合金粉末等,且这些粉末往往以靶材的形态供应,形成耐高温红外隐身涂层可广泛应用于下游的航空发动机、导弹头罩、主战坦克排气烟羽等武器装备。3.1.2 常温雷达隐身涂层雷达隐身材料能够吸收衰减入射的电磁波,并通过吸收剂的介电振荡、涡流以及磁致伸缩,将电磁能转化成热能而耗散掉或使电磁波因干扰而消失。常温雷达隐身涂层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羰基铁、碳粉等吸波剂以及树脂等黏着剂,佳驰科技则是中游常温雷达隐身涂层的主要厂商,形成的隐身涂层可涂覆于航天器、地面单位、舰船等装备表面。3.1.3 常温雷达结构隐身材料常温雷达结构隐身材料由于复合材料的参与,因此上游主要包括纤维、高强度芳纶蜂窝等基体以及羰基铁等吸波剂,纤维又可以分为芳纶纤维、碳纤维与玻璃纤维,另外还需要树脂、特种结构件等材料。中游代表厂商为佳驰科技,产品应用于导弹的尾翼、壳体、飞机的蒙皮及隐身直升机旋翼等部位。3.1.4 耐高温雷达结构隐身材料由于耐高温雷达结构隐身材料需要在高温下使用,因此其相比常温结构隐身材料树脂基体应用非常少,而改为碳化硅陶瓷基体,并且添加了二氧化硅等既具有一定的红外隐身特性,又具有隔热特性的原料。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陶瓷、树脂、二氧化硅、金属结构件和连接件。中游厂家以华秦科技为代表,耐高温雷达结构隐身材料产品可应用于发动机舱蒙皮及机翼前缘等装备部位。3.1.5 隐身超材料超材料具有很大的设计灵活度,在新型物理器件、天线系统、隐身材料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近几年来,超材料在隐身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利用超材料不同的物理性质可以实现不同物理机制的隐身,在电磁隐身、电磁兼容、军事通信、电子对抗等重要领域都可以发挥显著作用。隐身超材料的上游原料和常温结构隐身材料相似,均为纤维、树脂、半导体吸波剂等原料,但多出基板等超材料专用的原料,其区别主要在于工艺。原材料可分为玻纤预浸料、碳纤预浸料、环氧树脂和基板四大品类,中游代表厂家以光启技术为主,产品应用在航天器蒙皮、海军装备、雷达罩及天线、导弹壳体蒙皮等装备部件上,达到最佳的隐身效果。3.2 下游需求:装备采购额稳定增加,隐身下游需求广泛3.2.1 隐身材料下游应用广泛,渗透率有望持续提高1.隐身战机作为国之重器,军事强国竞相快速装备在现代战争中,能取得制空权的空中力量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导力量,而航空装备的数量和性能是争夺制空权的关键。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航空装备的研制与生产,在“质”与“量”上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一定不足。在军机数量方面,根据Flight Global 发布的《World Air Forces 2020》,2020年全球现役军用飞机总计53,890 架。其中,美国拥有军用飞机13,266 架,占全球军机数的25%;我国拥有的各类军用飞机3,210 架,占比仅6%。随着三代半及四代新型号的逐步定型,新型战机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开启列装放量模式。在军机构成方面,根据Flight Global 统计,2020 年美国共有在役五代机320架,占比14%,2022年美国空军、海军、国民警卫队和海军陆战队装备了600余架隐形战机,包括186架F-22战斗机和450架F-35系列战机,预计将在2034 年前后完成2,470 架F-35隐身战机的采购。俄罗斯与中美一样,都是具有独立研制并且量产隐形战斗机的国家。据美媒《1945》披露,截止2022年6月,俄罗斯空天军拥有隐形战斗机16架,都为苏-57战斗机,现役苏-57仅有六架,相当于美军隐形机的百分之一。全球军机产业呈现出典型、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航空武器装备具有高技术、高投入的特点,关键核心技术仅有少数国家掌握。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频现,国际关系趋于紧张,实现国防武器装备自主可控已成为新型世界格局下大国博弈的必经之路。隐身材料作为关键武器装备的核心部件,未来将持续受到政策和市场的支持,隐身材料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2.隐身材料是隐身装备能力水平提升的重要支撑,市场应用前景广泛①隐身飞机军用飞机具有直接参加战斗、保障战斗行动和参与军事训练的属性,是航空兵的主要技术装备,根据飞行方式主要分为固定翼和旋翼飞机。隐身材料在飞机研制过程中可降低其可探测性,使敌方的各种探测系统(如雷达等)发现不了我方的飞机,无法实施拦截和攻击。目前用来减小飞机RCS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改变飞机的外形和结构,二是采用吸收雷达波的涂敷材料和结构材料。如F-117基本上是由平面组成的角锥形体,尾翼为V形;而B-2则是前缘后掠、后缘为大锯齿形,没有机身和尾翼,其发动机进气道布置在机体上方,没有外挂物突出在机体外面。此外,为了进一步减小飞机的RCS,还在机翼部分采用了能够吸收雷达波的材料,整个飞机表面涂以黑色的吸收雷达波的涂料。目前,我国也对四代战斗机及未来的隐身飞机对发动机提出了较高的隐身指标要求,未来隐身材料发展前景良好。②隐身导弹导弹具有射程远、速度快、精度高、威力大的特点,是现代武器系统中的重要战略威慑装备。突防技术是提高弹道导弹生命力的重要措施,随着现代武器装备自防护技术的持续升级,降低导弹自身的信号特征已成为国内外军事强国的重要研究方向。与传统导弹相比,隐身导弹可全面缩减其信号特征,可以有效降低敌方军用探测装备的任务效能,减少敌军反应时间,有效提升导弹实战命中率。此外,隐身导弹由于更难被发现,亦可避免间接暴露如载机等装备的存在,有效提升己方的战场隐蔽性。隐身已成为新型导弹的发展趋势。导弹隐身化的主要技术包括外形设计、弹道设计和隐身材料。在如今的战场环境中,导弹面临多频带侦察仪器的复合探测,仅靠外形设计与弹道设计已不足以满足隐身需求,隐身材料技术将成为隐身导弹技术的重要方向。随着隐身导弹需求日益增大,隐身材料将迎来广阔发展前景。今年,以色列拉斐尔防务公司披露了“破冰者”隐身巡航导弹,就公司目前展示的内容来看,“破冰者“导弹具有导引头智能,自主识别目标等优秀功能,同时在隐身性能方面相比“破浪者”也进行了加强。③隐身无人机现代化战争形态对无人化、远程化、精准化的作战需求日益凸显。与载人战斗机相比,军用无人机起降灵活、隐身性能强,同时也可避免人员伤亡,且能够在核辐射强、毒性强、高海拔等战场工作,可执行危险性高的军事任务,已经逐步成为现代战争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平台。根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报告显示,美军现有无人机1,040架(不含微型无人机),其中陆军装备497 架、空军装备335 架。当无人机具备隐身功能后,其战场存活能力将呈几何级提升,且未来战争中无人机将配合有人机协同作战,该作战方式下隐身能力将成为无人机的必要特性,否则将暴露有人机的定位。隐身无人机的列装将对隐身材料产生大规模的增量需求。今年,美国海军测试了MQ-25隐身无人加油机,此前已多次展开空中加油内测行动,展现出了较好性能。伴随大国对抗战略的实施,美军方将更加聚焦于亚太方向的军力部署,因此更加需要加油机这种重要装备,为舰载机作战提供帮助。对于MQ-25而言,在满足空中加油的同时,还将担负侦察等其他具体任务。④隐身舰艇舰艇是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早在二战期间,德国就在潜艇上应用雷达吸波材料,以躲避盟军的雷达探测。在精确制导技术成熟的现代战争中,舰艇的反探测能力需求日益凸显。近年来,各国已逐渐开展隐身舰艇相关的研究,俄罗斯“龙卷风”级隐身炮舰、瑞典“维斯比”级轻型护卫舰、美国“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中国的“055”大型驱逐舰等舰艇相继推出,隐身化已成为海军装备的发展趋势。目前,各国海军的舰艇隐身方案中,主要采用以外形设计为主,局部应用隐身材料的技术途径。但由于探测制导技术的不断发展,舰艇对隐身性能的要求将不断提高,以隐身外形、隐身材料并重的隐身技术途径将成为提升隐身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隐身技术在海军舰艇的逐渐应用,隐身材料将迎来新增长。⑤其他隐身装备隐身能力已成为现代战争武器装备的重要能力,各类武器装备均存在隐身化趋势。隐身涂层材料和结构隐身材料已大量应用于各类武器装备,如P-3 反潜机、AH-64 武装直升机、E2C/E2D 预警机、PL-O1 隐身坦克等。隐身材料在现代各类主战兵器中的应用将逐步提升,隐身材料的应用领域将持续拓宽。3.2.2 隐身材料耗材属性凸显,维护换装市场潜力巨大隐身材料具有明显的耗材属性,且维修周期更短。装备使用和贮存过程中,高温、高速气流、石击、碰撞、机械震动、热震、擦挂等外因会造成隐身涂层的多种失效现象,包括脱落、开裂、起层和吸波性能下降等。在列装服役过程中,沿海湿润环境会腐蚀涂层;沙漠高温干燥环境会加速隐身材料的龟裂、脱落;高速大机动飞行时,强烈的气流冲击也会影响隐身涂层的牢固度。涂层的开裂和脱落,会增大装备的雷达散射截面面积,降低装备的隐身功能。判断涂层是否完好需要检测涂层厚度、涂层表面状态、涂层结合强度、涂层硬度、涂层孔隙率等方面。对寿命期内吸波涂层局部损伤引起的涂层开裂、脱落,通常采取原位修复的方法进行修补,即在外场条件下,对故障区域进行局部脱漆、底材表面处理、涂漆、固化、后处理、检测等,以修复故障区域。往往一小块涂层的脱落为保证连续性就需要全部重新喷涂,因为维护周期较短,需求量较大。以美国B2隐身战略轰炸机为例,其外壳涂覆了一层韧性导电隐身材料,这种涂层使用寿命为五年。为了保证隐身性能,在其服役期内要进行四到五次的涂层更换。除此之外,B2每飞行一个小时,就要进行近60个小时的保养。因为高速气流会磨损飞机的表皮.因此每次飞行之后,技术人员就要用一种类似喷漆的方法,对表皮的雷达吸波材料进行修整。并还要保证一定的湿度,温度。同时,B2轰炸机每7年就要大修一次,一修就是一年,维修费用高达6000万美元。3.3 上游供应:军品供应商稳定且集中,粉料企业优势突出3.3.1 军品供方审查严格,所披露上市企业较少由于国防装备供应体系的特殊性所致,即终端产品型号设计定型时就已经对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各个采购加工环节做出限定,如进行供应商增加或更换,公司需对相关供应商进行各项指标评定并对其提供的原材料样品进行多批次产品试制检验,报驻公司军代表审查确认后方可进入公司《合格供方名录》。超材料方面,光启技术并未在公开公告中披露其供应商,只披露其原材料备选供应商,列举如下。3.3.2 粉体、靶材影响隐身性能,部分企业垄断优势突出上游原材料中最核心的为靶材和粉体,二者不仅占据了最大的价值量,且对隐身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有重要影响,由于应用温度导致制备方式不同,从而导致二者的选择不同,华秦科技主要选择靶材作为原料,而佳驰科技则主要选择粉体。靶材是指可以通过专用设备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基材上制备薄膜/涂层的原材料,是高速荷能粒子轰击的目标材料,靶材成分不同,对隐身涂层材料的作用就不同。为了生产隐身涂层产品,需设计和定制了不同成分及技术标准的靶材,分别用于粘结层和功能层的制备。采用不同的靶材,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可以在工件上分别逐层制备出粘结层和功能层,最终形成隐身涂层材料产品。粉体是指具有一定颗粒度尺寸、呈粉末状的材料。常见隐身材料所用粉体主要包括陶瓷粉、合金粉和金属粉等。粉体的成分不同,对隐身涂层材料的作用也不同。有些粉体用于粘结层的制备,增强涂层与基材间的结合强度;有些粉体用于功能层的制备,以实现功能涂层的隐身功能。选用不同粉体,按照特定工艺可以在基材表面逐层制备出粘结层和功能层,最终获得隐身涂层材料产品。上游原材料虽无法直接成为中游隐身材料企业的竞争壁垒,但上游原材料中的靶材和粉体的质量对隐身材料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促使上游供应格局更加稳定。以靶材为例,其纯度、成分、杂质含量、几何形状和尺寸、表面粗糙度均为决定隐身材料好坏的重要因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